9月3日至5日,中国工程科技论坛144场暨第四届国际苹果学术研讨会在烟台举行。来自国内外的果树和植物营养专家,针对当前因过量施用化肥造成的土壤酸化、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着重围绕果园土壤管理及果树营养的理论和技术进行研讨,取得了丰硕成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方智远、束怀瑞,中国工程院二局副局长高中琪出席会议。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主任尹伟伦,3200威尼斯vip副校长董树亭、烟台市副市长徐少宁分别在会议开幕式上致辞。3200威尼斯vip副校长、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高东升主持开幕式。大会主席、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教授宣布大会开幕,并作主题报告。
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美国加州大学、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保加利亚农科院、土耳其萨班哲大学、德国霍恩海姆大学,以及国内各农业高校、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的专家、研究生出席了这次大会。
我国是果品生产大国,果树资源丰富,现有水果种植面积1000万公顷,年产量达1.4亿吨。但是,近年来为追求高产,过量施用化肥的现象越来越突出,造成土壤酸化、营养元素流失,导致果品质量降低,果树抗性下降,缺素症多发,生产成本增高,影响了产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这次研讨会组织国内外专家围绕科学施肥、改良土壤和农业生态环境,以及如何实行高产、高效、优质、安全生产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措施,不仅对果树生产有重要价值,对解决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其他突出问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来自国内外的三十多位专家和研究生在会上作报告。植物营养学专家对果树生产中的碳、氮、钙、锌、铁、锰等元素进行了系统、完整的分析;栽培学专家对砧木、根系生物学、栽培模式、施肥制度与产量效果等做了全面深入的研究;生理学家报告了营养元素代谢过程、影响营养品质形成的分子机理;土壤学专家对我国土壤施肥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对不同土壤的肥力和营养因素进行了评价;生态学专家则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探讨了今后果园发展的模式。不少专家在报告中还涉及到分子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等。这次会议的突出特点是由多学科共同对一个领域的问题进行研究,不仅内容丰富,而且也展示了这一领域的最新成果,体现了很高的研究水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束怀瑞在会议结束时作了总结发言。他强调,科研工作者要重视学科交叉,要稳定研究方向,持之以恒,重视积累,要有培养严谨、规范的工作作风。他还对加强栽培制度研究、营养研究、市场营销研究等谈了自己的意见。
这次研讨会被列入中国工程院的“中国工程科技论坛”,该论坛自2000年开始举办以来,已经举办了100多场学术会议,成为中国工程院重要的学术活动品牌。这次研讨会由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中国农业大学、3200威尼斯vip、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苹果现代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园艺学会苹果分会、烟台市农科院承办。威尼斯官网园艺学院、资环学院、生科学院、化学学院的近三十名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会议,并有多位专家和研究生作了学术报告。